换个角度看污水:“第二水源”暖冬就此开启
“2018年我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86.4亿立方米,其中污水处理回用量75.8亿立方米,占87.34%。但与此同时,排放总量达到750亿立方米的废污水,回用率不足10%。”上述数据源于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日前公开消息。
作为常规水源的重要补充,非常规水源涵盖常规水源以外的一切其他水源,主要包括再生水、集蓄雨水、淡化海水、微咸水、矿坑水等。而被视作“城市第二水源”的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(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、生活社区的洗浴水、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)统称“中水”。水质介于污水和饮用水之间,可用于工业冷却、景观用水等多个方面。
针对中水回收利用行业,目前在财政、税收、投融资、价格等方面还都缺乏实质性的国家扶持政策。再生水水质指标虽然低于城镇供水,但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基本相同,其处理成本并不低于自来水。现在自来水价格偏低, 再生水回用价格缺乏明显优势,也造成了再生水回用效益低下。此外受市场、成本、价格等因素影响,再加上财政补贴资金有限,使得一些非常规水处理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。
非但不能规模化生产,即使生产出再生水,也难以为其找到出路。再生水推广需要建设工程配套设施,尤其是输水管网,包括资金、土地、管道、道路开发等,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统筹规划。目前,多数城市的再生水设施和管网主要由政府主导,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也让一些地方政府难以承受。
这也意味着,未来再生水回收利用的推广关键将在于成本控制和规范标准。随着水利用率愈发提升,“第二水源”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增强,包括再生水在内的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亦将迎来新的格局。业界预测,2019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将超过90亿立方米,其中再生水利用量有望占到8成以上。